![](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static.news.sina.com.tw/article/images/news-1527258638343.jpg)
一位投資人告訴尋找中國創客,如果騰訊投資款項沒有到賬,完全可以反悔,如果已經到賬,看這次盡調的責任方是誰。
本文為尋找中國創客原創
記者 / 萬珮 閆麗嬌 編輯 / 魏佳
之前被指責沒有夢想的騰訊近日又收到「差評」。
5月23日,自媒體賬號「差評」宣布獲得3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由騰訊TOPIC基金(騰訊興趣內容基金)領投,雲啟資本、中寰資本跟投。
這筆投資一經宣布即引發爭議,眾多自媒體人批評「差評」缺乏原創能力,IT知名評論人Keso更是直言「差評算得上微信公眾號平台上名頭最大的洗稿號」。
針對公眾對於騰訊投資價值觀的爭議,騰訊昨晚發表聲明稱將重啟盡調程序,如與騰訊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不符將協商退股。
尋找中國創客聯繫到「差評」A輪融資的另一資方——雲啟資本,對方表示「不方便發聲,一切以差評公司官方回復為準。」尋找中國創客也嘗試聯繫「差評」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差評官方並未對此事作出回應。
一位文創領域的投資人告訴尋找中國創客,類似的案例在投資過程中很少見。
「差評」此前已獲三輪融資
「差評」是一個主打犀利互聯網評論及分析的自媒體賬號,賬號主體為「杭州麻瓜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還有屎塔克工業、差評黑市、差評眾測等9個公眾號。
天眼查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4年12月,初始註冊資本為19.35萬元。2014年未按期限公示年度報告,於2015年7月被杭州市餘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2015年11月補報后移除。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static.news.sina.com.tw/article/images/news-15272586385402.jpg)
該公司CEO為陶偉華,也是「差評」創始人。2014年,他從悉尼大學商科畢業后,加入「開始眾籌」公司成為第12名員工,隨後創業。
目前,差評共獲得了 3 輪融資。此前分別獲得了盈動資本領投的種子輪融資,天使輪融資,以及由頭頭是道領投,創享基金跟投的千萬級Pre-A輪融資。
新榜數據顯示,2018年4月,差評位列新榜總榜第70位,科技榜第1位。總閱讀數為1385萬。
有投資人稱,從差評的流量、粉絲忠誠度、現金流等各項指標上來看,都是不錯的投資標的。娛樂城詐騙
此次投資差評的是騰訊旗下TOPIC基金,成立於2017年11月,主要聚焦於短視頻、圖文和音頻,以及50個內容賽道,同時,將與企鵝號雙百計劃形成雙引擎。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差評作為科技類表現突出的自媒體號,自然和騰訊的目標契合。
差評市場總監莫潤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分析了騰訊的投資邏輯,他認為騰訊看中的是其媒體業務。另外,差評也有其高成長性,這種潛力一方面體現在電商上,另一方面體現在社區布局上。
涉抄襲曾被告上法庭
然而,差評飽受詬病的是其「洗稿」的內容生產方式。2016年5月,杭州市餘杭法院就開庭審理了IT圈自媒體人霍炬起訴「差評」抄襲一案。科技類公眾號「品玩」也曾表示多名同事的稿件遭到「差評」洗稿。
據莫潤或透露,差評現在的內容生產機制是PGC模式,旗下有20多個作者,未來會向UGC模式拓展,可能會招募1000個作者。
此次輿論的爭議點在於騰訊作為世界級的互聯網企業,不應該只是關注投資效率和商業價值,更應該有價值觀上的堅持。
娛樂城詐騙輿論發酵后,騰訊公關總監張軍解釋稱,投資差評是由業務部門TOPIC基金主導,非公司級投資,占股比例很小;騰訊作為一個內容平台,會一如繼往地支持原創,不斷加強對洗稿這一領域的研究和機制研判,差評不會因此受到特殊對待。
直到昨晚,騰訊再次發表聲明稱,公司將重啟更加嚴格的盡職調查程序,如與騰訊保護知識產權的原則不符將協商退股。
馬化騰昨晚也在朋友圈表示,「之前不知道這個case。原為效率而下放一些小額投資。目前看業務團隊並沒有做好盡責調查,我們會負責解決好。」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static.news.sina.com.tw/article/images/news-15272586389577.jpg)
騰訊反悔理由充分嗎?
一位文創領域的投資人告訴尋找中國創客,類似的案例在投資過程中很少見。
這場風波,該由誰負責?騰訊如果退股,損失由誰承擔?對差評此後的融資有什麼影響?
多名律師表示,相關主體之間對於投資入股事宜應當簽署了相應的合同,各方應當嚴格按照合同內容進行履約。對此出現的損失由誰及如何承擔,應當按照合同約定進行處理。
「騰訊興趣內容基金作為專業的投資公司及在交易過程中處於強勢地位,對於投資可能出現的風險點及處理等情況,會作出綜合全面的有利於已的約定。」雄志律師事務所律師關長軍說。
一位投資人對尋找中國創客分析稱,一般情況下,投資協議里都有規定打款日期,類似「在多少個工作日內款項到賬,過期則協議無效」的條款。如果騰訊投資款項沒有到賬,完全可以反悔,如果已經到賬,看這次盡調的責任方是誰——是差評故意隱瞞,全部責任由差評方承擔,騰訊甚至可以發起訴訟;是騰訊盡調不充分,這就需要雙方律師根據簽訂的協議去協商,不過以騰訊強勢的地位,完全有可能協商退股。
「不過,像騰訊一般不會自己做盡調,而是找第三方盡調公司,如果不充分,也不是騰訊的責任,」該投資人表示。
那麼,此次風波后,差評今後的融資是否會受影響?一位文創領域的投資人表示,這要看兩方面。如果結論定性為誠信原因,比如項目方虛報了用戶數、閱讀量等,下一輪融資則會受到比較大的阻力;而如果是非誠信因素,則不會受到太大影響。在他看來,「差評」這種情況並不屬於故意欺瞞投資人。
該投資人表示,如果融資沒有到賬期間出現狀況,會按照協議規定,來明確事件到底該由誰負責。